今年,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成为创投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明星公司成为头部投资机构和科技互联网大厂追逐的焦点,估值也在快速上涨。
根据IT桔子数据,2025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数达114起,超过去年全年的77起;融资额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但这个赛道也出现了诸多争议。金沙江创投的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此前曾公开质疑机器人行业商业化困难,但估值上涨非常快,已成为早期VC想回避的赛道,并透露金沙江创投已批量退出具身智能项目。
作为一家CVC(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联想创投长期关注智能产业链的上下游,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在机器人领域进行投资,也对这个行业有自己的理解。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争论很多围绕着人形机器人展开,但对机器人替代人的整体趋势并没有进行太多深入分析。从中长期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力环节能够比较闭环的机器人替代。
“本质上没什么可争论的,因为这件事已经发生了。”王光熙表示,一些传统机器人公司通过快速的拥抱具身智能、辅助机器人、AI模型的方式在原有工业、商用的场景实现闭环,这是在大模型出现之前很难做好的事。
联想创投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已投资了飞马机器人、跨维智能、星动纪元、逐际动力等多家公司,覆盖了人形机器人、多形态双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众多领域。今年,联想创投还在全栈式机器人领域做了一些布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对于当下具身智能领域出现的估值过高的争论,王光熙承认,不管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现在的估值肯定有泡沫。这些泡沫需要靠业务真正的商业化落地来消化,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也是行业面临的较大挑战。
在他看来,无论新出来的公司还是已经跑了两三年的公司,现阶段融资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代表公司业务、技术和产品的强弱。“但资本运作能力强的公司,可能通过一些合适的方式率先上市,这也是一种优势。”
问:今年投资人对机器人的商业化有一些争论,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光熙:今年的争论很多围绕着人形机器人展开,但对机器人替代人的整体趋势并没有进行太多深入分析。从中长期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力环节能够比较闭环的机器人替代。我们看机器人、投机器人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部分原因因为联想的企业生态跟自动化机器人的关系还是很深的。我们自己有几千亿的制造,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场景客户。联想一直比较看好机器人的方向,从七八年前不断的在这个方向做布局,有核心部件、整机的协作臂、AGV、AMR等,会用在工业、物流、商业等各个场景中。
问:机器人的估值很高,但这个赛道未来五年的变化还是很快的,这里面有没有一些风险或者泡沫?
王光熙:所有的创业都是九死一生,机器人赛道可能多了更多的技术难度和不确定性,这是非常难的,风险肯定是非常大的。有一部分估值高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的市场和应用价值非常大的期望,如果这家公司能做成,泡沫能够被消化,但是如果这家公司没有做成,原来的估值都是泡沫。
具身这个赛道不太一样,实际上大家都特别早期。无论现在新出来的公司还是跑了两三年的公司,融资多少其实不完全能代表公司业务、技术、产品的阶段,两者的对应关系特别弱。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讲,有些人资本运作能力比较强,可能通过某些通道先上市,这是很大的优势。
不管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现在估值肯定有泡沫,泡沫需要靠自己业务实现真正商业落地消化,需要再一两年内消化好,这是比较大的挑战。
问:你们如何来判断具身智能公司的商业化节奏?中国市场的机会在哪?
王光熙:新的场景创建确实是万亿甚至十万亿的市场,这个空间还是比较看好的,从商业化落地的节奏来讲,有些方面大家可能过于乐观有很多争议点就来自这个。
对于不同形态智能复合机器人的落地,大家可能有点低估了,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在发生。有很多被投企业也有些初创也已经干了很多年,本来就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有很多工业行业的客户和落地的场景,横向做拓展的案例本质上就是具身智能在落地,再产生效力再做商业化的落地。现在绝对的规模大家感知不到,但对于这些公司来讲已经是积少成多的时候。过去机器人公司已经通过具身和复合机器人去用了,不一定是双手双足的人形去做,商业落地其实都是依赖于大脑的精度,这个会比一部分人想得更乐观。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问:在具身智能方面,今年你着重看什么类型的项目?
王光熙:陆陆续续有一些全栈式的玩家出来,团队也有一些不一样的配置和属性,比如有一些在自动驾驶、智能IOT等方面有产业经验的团队也开始出来,我们做了一些布局。
另外,还有一些跟核心的部件、模组等产品出来,供给具身和复合机器人企业的创新,这块我们也在做一些布局。
我们看好整个具身智能的大未来,大未来就跟任何生态一样不可能一家或者两家全干了,是比较丰富的产业链,就像今天做电脑一样,有整机厂商、有那么类型的供应厂商,车也是一样,产业链上下游还是有挺多值得布的环节,我们会围绕着不同的环节做一些布局。
唯一我们布局比较少的就是纯大脑类。具身智能完全脱离身体要素比较难,软硬件融合的必要性还是比较高,美国的几个独角兽公司也呈现软硬件融合的趋势,这是行业的技术和演进的必然结果。
问:今年,你在具身智能领域看到了怎样的新趋势?
王光熙:对前一两年出来的公司来说,今年都是比较重要的能够展现初代的、有实际商业价值的产品阶段。这些公司现阶段不一定挣多少钱,但是要展现在场景上、在可控受限的环境当中真正解决一些问题,或者展现一些能够解决问题潜力。
问: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具身智能会在哪些场景中涌现出机会?大概是什么样的量级?
王光熙:对于现在很多的具身智能公司,之前已经被四足或者其他的机器人印证过的教育、科研的赛道,依然非常有机会能够做成,规模比之前大好几倍,基于大模型做一些跟硬件、物理具身相关的产品,短期内就会看到非常大的市场。
如果只是百亿级别的市场,不足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后面肯定会进入到具体的垂直行业。工业肯定是一个,但到底工业能多快能做好还不太好说。从过去的很多被投企业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工业、物流、商业、商用场景中在限定的场景内提供不错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最后能覆盖工业领域多大的份额还不好说,可能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乐观。但是在已经服务的场景和环节当中,怎么通过智能这件事情、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这件事情降本增效,这个机会很大。
ThinkPad P系列笔记本电脑可以说是Think家族中的性能担当,能够持续稳定的输出各类创意内容,助力创意工作者施展万千才华,是专业设计师的不二之选。
在人工智能的持续浪潮下,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然而,随着算力需求的增加,硬件功耗也水涨船高。以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平均TDP值(热设计功耗)为例,其已经从一代的150W提升至五代的350W。主流GPU的TDP值也从250W增长到700W。对于AI训练服务器而言,单台设备功耗直逼10KW大关,对设备散热提出了更多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 IT 已成为中小企业迈向 AI 时代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利用 AI 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月5日,继携手国内 GPU 领军企业沐曦股份发布基于 DeepSeek 大模型的一体机解决方案之后,联想再传新消息:其个人智能体“小天”已接入DeepSeek,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AI交互体验。
如今,高效已成为各项工作的关键,尤其在办公环境中更是如此。因此,选择一套高效的办公设备至关重要。近期,我们获取了一台联想专为商用场景设计的启天A970一体机,以下将分享使用体验,并希望对有相关需求的人士提供帮助。
A/C/D三面铝合金材质提高了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坚固耐用,使用体验更舒适,全新星空黑配色,时尚商务外观,减少指纹印记
14英寸16:10四边窄屏幕,屏占比高达90%,宽广视野一览无遗
为你带来超强性能,超级智能,超快唤醒等多种超能轻薄体验,为你的综合使用体验保驾护航
可实现性能月能耗间的平衡,无论日常办公或复杂运算,皆可应对自如
大幅提升多核性能表现,可提供约40W性能释放,功耗控制也更加优秀,助你轻松驾驭日常办公以及复杂运算需求。
至高可搭载AMD锐龙7 7730U处理器,8内核16线程,大幅提升性能表现,功耗控制也能更加优秀,助你轻松驾驭日常办公以及运算需求
为你的每次创想释放提供高能算力支持,以更强劲的性能表现及多任务处理能力,助力时刻高效创作。
这是ThinkBook P系列的轻薄佳作,更是精于计算的“头脑”王者,以愈发强劲,出众于全面的算力表现,突破界限,加速你的创想
A面撞色设计,1:0.618黄金分割比例,让美感与质感相融合共生,用更优雅的方式诠释个性,整机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令你享受不止一次的怦然心动。
搭载全新11代酷睿处理器搭配英特尔锐炬X显卡,在进行视频剪辑、平面设计、代码编辑、多任务处理工作时更加流畅
这款笔记本不仅外观设计精美,性能卓越,还配备了丰富的功能,简直是一款全能型的电脑高手
双屏皆支持触控与手写功能,只需轻轻一翻,外屏正在运行的程序即可切换至内屏显示,无缝衔接正在进行的触摸或书写操作。
采用卓越的新性能混合架构,动力大幅提升的同时,功耗控制也更加优秀,助你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使用质量更轻、强度更高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打造了60°翻转机身,以多种形态面对创作、展示、分享等不同需求。